清明祭祖
 2025年4月3日

分享转发: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古人心中,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没有之一。民间有句老话:“祭祖不过三代,上坟不过未时。”这“三代”和“未时”的限制是啥意思呢?
       先说“祭祖不过三代”,初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奇怪。在我们传统文化中,祭拜祖先是对先辈的怀念和尊重,为啥还会有这样的代数限制呢?

       原来,《孟子》和《战国策》中都有提到,家族的影响和责任通常到三代就逐渐减弱了。现实生活里,我们和父母、祖父母这三代人的关系通常更亲近,而对更远的亲戚,比如太爷爷、太姥爷等,感情联系可能就没那么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“上坟不过未时”,得先知道古人是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的,未时就是午后。古人认为,午时阳气最旺,而到了未时,阳气开始减弱,阴气逐渐增强。所以,民间觉得午后去扫墓容易受到阴气影响,不利于健康和运势,最好是上午去。